-
李世默:世界意识形态光谱的裂变与21世纪的再全球化
在后冷战时代全球化从鼎盛走向终结的二十多年里,这个意识形态光谱在世界各地发生了裂变,原本清晰的格局变得浑浊,国与国之间和国家内部的政治力量脱离了传统左右政治光谱的结构,以至于“谁是我们的敌人?谁是我们的朋友?”这个问题又变得相当复杂。[全文]
-
中美领导人年内三次通话,暴露美国战略的本质转变
特朗普2.0是一场“非自由主义转向”,其核心是“去意识形态化”。在世界格局由清晰变得浑浊之时,传统左右政治光谱正在瓦解,“谁是敌人、谁是朋友”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。我们有必要切近审视这一新意识形态光谱,讨论中国在其中的定位与国家利益。[全文]
-
中国经济发展有独门法宝
如果这些新型的、创新的、高质量、高毛利的科技引领产业可以逐步发展起来,弥补老发展模式里的缺陷,那么我们中长期经济还是非常乐观的。[全文]
-
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对话李世默:他们想控制话语权,但我们不能再接受!
有人在制造恐慌,因为你们认为中国更强大了。当然,中国在经济上确实更强大了,但是五、六百年前,那时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,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前所未闻的强大舰队。但是当时的中国舰队是用来横行霸道吗?不是。所以,我只是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。[全文]
-
起来,不愿做“美元奴隶”的人们
我记得卢拉总统去年在上海的时候,我当时在观众席上,他说的最重要的一句话是:每天晚上他都会问自己,我们为什么要使用美元?那么,我们可以做哪些实际的事情来摆脱当前局面,掌握自己的命运呢?[全文]
-
希望美国不会荒唐到认为“每个饺子都藏有监视芯片”
我们密切关注所有潜在负面影响。但是,我们仍然不应该被“中国恐惧症”所误导。[全文]
-
与中国脱钩,就是与世界脱钩
原有的全球化模式是不可持续的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西方所谓边缘国家里最大的国家——中国,拒绝长期停留在全球化的边缘地位,我们开始逐渐向中心移动。[全文]
-
“一带一路”代表新的全球化模式
世界上许多推动去全球化的人和势力都把“一带一路”称为地缘政治威胁,但我反而会告诉他们,去全球化也许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地缘政治威胁,而不是“一带一路”。[全文]
-
中国正在做的这件事没太多先例,但我们有一个“秘方”
我们今后10年的高质量发展,没有太多先例可参考。那么为什么中国可以,为什么我们有信心?是因为中国这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,中国有一个“秘方”,包括三个元素:中央战略、地方引导和市场活力,三者加在一起是一套“组合拳”。[全文]
-
普世价值很无聊!
“共同”这个概念更加具有包容性,我们有共同价值,但我们也接受并容纳差异。共同价值天然就比普世价值更加有趣,因为它包容差异,谁想生活在只有一种模式的世界里呢?普世价值很无聊,人类社会还要不断向前探索![全文]
-
中国未来发展的两项关键资产
未来的10年,或许未来20年,与其他国家相比,中国将是一片稳定和增长的大陆。中国还有另一项关键资产:政治稳定。我们确定知道领导层是哪些人、政策有哪些。美国肯定没有这样的确定性,欧洲更不用提了。[全文]
-
中国新经济的前后二十年
中国新经济的下一个二十年,也为我们投资行业带来了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。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好时代的机遇,为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带来价值,就能在新时代有所作为,也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。[全文]
-
李世默专访巴基斯坦总理:体育、中美、阿富汗、印度…
巴中关系70年来一直很稳定,巴基斯坦在任何场合都与中国站在一起。每当巴基斯坦需要中国时,中国也都与我们站在一起。现在两国关系是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关系。与伊姆兰•汗掌权或者其他人掌权无关。无论谁在巴基斯坦掌权,都将与中国保持亲密友谊,因为这是一种人民之间的友谊。[全文]
-
如果美国不做出改变,自由这个词就不配放在民主前面了
我认为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新标准来衡量民主。这套新的衡量标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尤为有益,因为过去几十年来他们受制于自由主义教条和机制,他们没有办法充分发挥本国的民主潜力,所以他们应探索新的方式去实现民主。[全文]
-
自由主义民主的失败和中国道路的崛起
在苏联时期,有一个笑话很流行,“我们假装上班,他们假装发我们工资”。在许多奉行自由主义的社会,也许人们现在可以说,“我们假装投票,他们假装执政。”按照这种发展态势,“自由主义”一词可能很快就没资格与“民主”相提并论了。[全文]
-
让索罗斯来治理中国?这种人留给他们自己好了
中国此刻在证明,我们正在集结政治意愿和权力来重新平衡局势,包括经济不平等,还有环境恶化,同时还在打击腐败,使得我们能拥有一个更平等的社会,把好东西分配得更均衡,而不是一个资本决定一切的社会。[全文]
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